昔日“半兩”以下面额粮票的轶事

来源:湖南收藏网原创  作者:卢伯雄  时间:2013-04-20

闲暇之余整理旧藏时,从一藏品册中翻出了几枚面额壹钱至半两的粮票,这些粮票均是发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们分别是:南京市粮食局流动购粮凭证壹钱、貮钱;上海市粮票五钱、半市两;乌鲁木齐市粮票25克;武汉市食品饮食专用粮票半两;浙江省粮票半市两。(图1、2、3、4、5、6、7)
 


 
 
  这些面额如此小的粮票,按计量称大米,1钱只有10粒左右,半市兩、25克、半两換成计量均为五钱,也只有大米50粒左右,这么小面额的粮票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对30以下的年轻人来说既不理解又不会明白它的用途。而它却将我带回到了那个艰难困苦的岁月中。
     时光定格在上世纪的60年代,那是一个任何生活物质按人头限量又凭票的困难时期,作为民以食为天的粮食更是十分匮乏的年代,那个时期举国上下的人们过日子都非常精打细算。当时最时尚的早餐是豆浆油条,社会上人们流传着一日三餐的标淮,确也令人好笑,称之:“社会主义社会的早餐是豆浆油条,共产主义社会的早餐是牛奶面包,餐餐有土豆烧牛肉就是共产主义。”,可想而知人们用这么个标淮,证明了其岁月是何等的艰难困苦。之所以大江南北的人早餐都爱吃豆浆油条,是在从心理上证明自己已经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当时买两根油条要一两粮票,在全国各地发行的粮票中均有-两面额的粮票,既可以解决买油条和其他小食品的问题,又可以用来搭配找零。而南京对食品凭粮票问题想得更周到,如果顾客只买一根油条的话就必须找五钱粮票,买2片饼干就更要找零,但江苏省发行的粮票最小面值是一两,这对“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政策是不利于为人民服务的。为了协调油条、饼干等食品的找零难题,南京市粮食局就发行了一钱、两钱和五钱的粮票,这样大大方便了食品店用于找零的问题。面对供应上出现粮票找零的事情,虽然很少有象南京市那样小到一、二钱,但上海市、武汉市、乌鲁木齐市、浙江省等省或省会市都发行了半两(五钱、25克)的小面额粮票。有些地方虽然未发行半两以下的粮票,但是针对不足收一兩粮票的食品,改用食品名称直接命名印制票证,如福安县的<油条>票,北京市的<饼干>票,还有的虽然不是直接命名但也归类于熟食制品,象西安市的<糕点>专用票、壁山县的<面包>供应票等。(图8、9、10、11)
 




 
  现在的年轻人会问,当时市场上什么小型的粮食制品都要凭票供应,那么乘坐飞机、火车、轮船呢?关于这一点,国家粮食部早已考虑好了,特为这些不可能进商店买的旅客发行了<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面额分别为壹两、貮两、叁两。旅客凭专用粮票和人民币,可购买盒饭、面条和各种熟食、糕点等粮食制品。

(图12)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