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辉煌发展的65年成就 ——藏品见证山乡巨变的农村建设(2)

来源:本站  作者:卢伯雄  时间:2014-08-30





 
图2—A
图2—B
3、特35《人民公社》邮票
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视察工作,多次与当地的负责同志谈到“小社”并“大社”的问题。许多当地的负责同志在汇报工作情况时也都强调办“大社”的优越性和迫切性。在河南,当地方领导汇报他们对“大社”的名称没有使用“共产主义公社”而用“人民公社”的原因时,毛泽东说:“看来‘人民公社’是一个好名字,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人民公社’前面可以加上地名,或者加上群众喜欢的名字”。他还对“人民公社”的特点作了概括,“一曰大,二曰公”。在山东视察工作时,当地负责人请示“大社”叫什么名称时,毛泽东说:“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这些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后经中央下发正式文件,在全国各地组建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万岁!”在上世纪50年代末之后,已成为巩固农村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基层无产阶级政权的典型口号。邮电部于1959年9月25日发行了这套特种邮票,全套12枚枚,图案分别为“人民公社好”、“工”、“ 农”、“商”、“学”、 “ 兵”、“食堂”、“托儿所”、“敬老院”、“卫生保健”、“文娱生活”和“工农商学兵相结合(图3)”。真实记载了那个时期轰轰烈烈的全国性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一大二公”的优热性。
图3
4、特40《养猪》邮票首日封和《发展养猪副业》宣传画
新中国成立后,养猪业在和平环境中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赶不上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在这个特定的条件下,中央制定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建设方针,为我国农、林、牧、副、渔的整体农业综合发展,确立了目标和方向。到1959年底,存栏数增至18000万头。从而,不仅使广大养猪户的收入大有增加,生活水平大有提高,而且也进一步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食物构成,从以粮食为主朝着以肉食为主的方向过渡,进而大大增加了人民的体质,促进了整个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了宣传发展养猪业的重大意义,邮电部于1960年6月15日发行了这套《养猪》特种邮票,全套邮票5枚,图案分别为“繁殖”、“防疫”、“肥猪满圈”、“猪食堂”、“猪肥仓满”。特别是该套票的首日封图案和首日发行纪念戳的设计(图4—A),其创意把牲猪对发展农业生产和人类的贡献刻化得淋漓尽致,封图和戳图均以简笔画的形式勾绘出了——养猪,能够上升到“纲”的重要程度,源自历朝历代相传的这样一种逻辑:“猪多→肥多→粮多”,养猪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无穷的。该首日封实是一套普及性防疫、喂食的科普图册。笔者配套收藏的这幅“发展养猪副业”宣传画(图4—B),更是妙趣横生,图画中一农妇肩挑一担喂猪菜,身后一男一女“一支花”的传统型家庭成员及跟随着的大小七头肥猪,好一副兴高采烈的丰硕图,寓意刻化出了当年农村把养猪做为农业发展的向导和家庭经济创收的主要来源。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