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画赏析(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admin 时间:2012-10-03
张海书法 张海书法广泛地汲取众书体之长,使书家获得多种造型手段,最后的目的是完成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作品,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张海创作“草隶”作品,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理想。从这幅作品看,我们得到怎样的印象呢?是隶书,非也;是简书,非也;是行书,非也;是草书,非也。都不是,但又都不像。字取横势的如“雨”“来”等,就是隶书之法;字的点画呼应,牵丝流走的如“花”“天”等就是行书之法;此外如“晴”“终”等字无论笔势、结构都是草书之法。如此多的艺术手法集于一纸,而不感到是技巧的拼凑、卖弄,相反,它们相处得十分协调。这是令人惊讶的,作者的高明和独特风格也表现在这里。是什么原因使作品得到如此和谐的效果呢?首先分析字形,字虽大小长短不一,但总的感觉以取横势为主,变化中流露着同一的倾向。再看运笔,虽隶、行、草糅合,但笔路以行书为主,各字都有类似倾向的流动感。还可从行气上分析,字形有轻重、大小、虚实的多种变化,但能上下承应,气势贯通。这些作书手段的随机而变,灵活运用,字幅就产生了多样而又统一的奇妙景象。 作者简介 张海:一九四一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师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活动家、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曾多次出访日本、法国、瑞典等国家并举办展览。一九九O年、一九九一年两次应新加坡书协邀请进行讲学。一九九三年、一九九五、二OO一年应香港中文大学、甲子书学会邀请举办个人书法展、张海师生十人书法作品展和讲学。一九九七年、一九九八至二OOO年先后随中国书法家代表团访问韩国、日本和西欧。 刘大为《晚风》
刘大为《晚风》1991年纪念党的诞辰70周年美展,刘大为推出力作《晚风》,吸引了大量观众,博得一致好评。作品表现我们敬爱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安详地坐在自家院中。作品成功地刻画了老人的沉思所包涵的巨大的勇敢智慧与坚定的力量。一位伟人经历世纪风雨,终于引导占世界四分之一人民的古国,走向通往下世纪繁荣昌盛之路。《晚风》的成功,在于它的朴素风格,摒弃了传统表现伟人领袖包括西方传统在内常用的有意的夸饰、强化、烘托、美化等手法。观众在画前油然而生一种平和、亲切、仰慕的情感,也同样会进入沉思。作品构思的成功决非偶然,作者显然是做过多种选择,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晚风》在表现技巧上,标志着中国人物画的新的高度。 |
- 上一篇:古籍善本拍卖价格屡创新高
- 下一篇:岭南古代书画更有投资潜力
点击: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