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钧窑瓷器
来源:本站 作者:卢伯雄 时间:2015-04-25
中国陶瓷——钧窑瓷器
中国陶瓷——钧窑瓷器,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钧窑瓷器产自“宋钧官窑”,因禹州建有夏朝举行开国大典时的钧台而得名。钧瓷的窑场在钧吕,又称夏吕,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关北门里,是古代大禹之子夏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奴隶制国家夏朝时,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北宋徽宗时在钧吕附近建立窑场,派官督造皇家专用瓷器,称之为钧台窑,由于是专门为皇宫烧制御用贡品,该窑被后人称为“宋钧官窑”和“钧官窑”,钧瓷之名都——禹州钧台钧窑也由此而来。钧台钧窑遗址,发掘于一九七四年,它的发现被文物界和陶瓷界确认为北宋钧官窑址,从而使传世御用钧瓷的窑口问题得到定论,一九八八年一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1、古钧台,图2、北宋双火镗钧窑址,图3、钧台钧窑遗址)。
钧窑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始于唐,盛于宋,因品种
繁多,造型独特,以瑰丽异常的钧釉名闻天下。其成就在于釉中加入铜、铁等金属,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美如朝晖晚霞,被誉为“国之瑰宝”。北宋徽宗时定为御用珍品,属皇宫专用的贡瓷、宝瓷,早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瓷无价”之盛誉。宋代以来各朝代的豪门贵族常以珍藏钧瓷来夸耀其豪富,当时就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钧瓷不但是中国古代的名窑奇珍,而且为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宝瓷,被国内外誉为“举世无双,中华一绝,古今名瓷之冠,天下陶瓷之王”。
(图4、钧瓷精品)
钧瓷之所以名贵,在于它端庄古雅、胎骨坚实、雕工严整、线条淋漓的艺术造型;玉润透撤、晶莹欲滴、青如蓝天、红若海棠的瑰美釉色;蚓走治地、春来冰裂、疏密有致、触无痕迹的万变纹路;瑞雪纷飞、枫叶秋江、星辰满天、层峦叠嶂的意境图案,酣畅体现了中华民族冷峻崇高、简洁清新和浑厚肃穆、气势恢宏的内在含蓄美。尤其是宋钧官窑的产品,由于是宫廷御用,所以不惜工本,其胎骨釉药全用禹州特产的孔雀岩、玛瑙石、虎皮玉、阴阳土、豆腐石等名贵矿物,经夏日暴晒,秋雨浸润,寒风冰冻,春暖软化,然后再用洁净的颖河水,练泥制釉。宋钧官窑制釉的“颖水源出嵩岳颖谷,流经金玉玛瑙丛生之地,含山川之精灵,溶天地万象之气,因而用此水制釉呈色奇奥”。由此制成的瓷泥、釉药工艺人揉搓拍搭,精雕细刻,浸蘸点涂,成型入窑,高温烧炼。别的瓷器,其釉色花纹可预先设计,而钧瓷釉色则全靠“窑变”,“进窑一色,出窑万彩”。这种釉色,乳光莹润,浑厚透活,瑰玮雅丽,浑然天成,古今中外,无与伦比。钧瓷的著名釉色:有天青、月白、玫瑰红、海棠红、朱砂红、柿叶红、石榴红、桃花片、胭脂红、鸡血红、孔雀蓝、宝石蓝、礼花彩、凤尾彩、鹦哥绿、茶叶末、老僧衣、茄皮紫、丁香紫、瓜皮绿、大火兰、黑彩、乌金、杆草黄、芝麻酱等。因釉中还常出现珍珠点、蟹爪痕、兔丝纹、绳纲纹、鱼子纹、冰片纹和蚯蚓走泥纹,其千变万化的釉色和纹路往往出现在一件器物上,形成相互交映,随人们的丰富想象力而呈现出人物故事,动物图案,绝妙风景。被冠以优雅的艺名,如:高山云雾、峡谷飞瀑。雨过天晴、江河万里、霜叶秋水、天高云淡、晚霞满天、东海朝阳、鱼跃龙门、天罗地网、寒鸦归林、梅花点点、凤鸣岐山、伯牙抚琴、开元大吉、万事如意、将相和、三结义、福禄寿、万年春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