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钧窑瓷器(2)

来源:本站  作者:卢伯雄  时间:2015-04-25

钧瓷自唐代问世以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它几兴几衰,几起几落,几经周折。兴时,被官方垄断,衰时,转入民间生产。这些因素源于宋徽宗时,钧瓷成为御用珍品,诰封“神钧宝瓷”,每年精选36件上品送入宫廷,其余的全部打碎,并且要将碎片深埋于地下,不允许流入民间。因此,这一时期“宋钧”的存世量极少,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多数为历代之仿品。“靖康之耻”后,随着宋室的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生产停滞不前。至金元时期,钧窑瓷器在继承“宋钧”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创烧出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品种,但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钧瓷质量已严重下降,无论造型还是釉色都无法与宋代钧瓷相媲美。明朝万历三年,因钧瓷忌神宗皇帝朱翊钧“圣讳”,被勒令停产。此后300年间,钧瓷生产销声匿迹,直到清朝才正式复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国内外致力于钧瓷事业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以及钧瓷艺人,在继承古代钧瓷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钧瓷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











1999年4月8日,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1999-3T《中国陶瓷——钧窑陶瓷》邮票,在中国的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瓷中,这套钧瓷邮票是首先发行的。该套邮票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先生设计,首发式在禹州钧瓷研究所隆重举行,成为了中国当代钧瓷延续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图7、钧瓷邮票原地〈钧官窑〉首发式纪念封,图8钧瓷邮票首发原地纪念、风景戳)《中国陶瓷——钧窑陶瓷》邮票全套四枚,第1枚为出戟尊,系北宋宫廷御用品,尊高31.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2厘米。其造型庄重,釉色月白,高雅匀净,实为钧瓷之珍品,现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图9)。第2枚为紫红釉花盆(又称渣斗),也是北宋宫廷御用品,盆高18.5厘米,口径20.1厘米。其造型典雅,窑变丰富,青里透彩,紫中泛红,实为钧瓷窑变之绝品,现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图10)。第3枚为双耳炉,是元代钧瓷之珍品,1970年在内蒙古出土,高42.7厘米,颈部有铭文,造型庄重大方,图表装饰讲究,并印有制作的确切年代,对钧瓷研究极有价值,现存放于内蒙古博物院(图11)。第4枚为连座瓶,元代产品,高63.2厘米,口径23.5厘米。瓷瓶造型考究,荷口双耳,瓶底相连,并有镂空,青釉匀净,紫斑浓重,是元代钧瓷的代表作品,现珍藏于首都博物院(图12)。
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钧瓷产品也不断作为国礼现身世界。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近十年来,由“河南省禹州市钧瓷研究所”烧制出来的几幅酷似名家大作的自然窑变釉画,似有神助,令人赞叹不已。这些窑变之釉画千姿百色、意境无穷,可谓奇珍异宝、精佳绝品,具有千古耐看的魅力,被誉为“当代中国名瓷国宝”。古人用“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呈岚”、“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等诗句来形容钧瓷窑变之妙,实为中国名瓷中的一绝。现在,不论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过去,钧窑产品作为名瓷已畅销五洲四海,并成为了收藏与鉴赏的最佳选择品牌。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