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银币问题释译》与《银元鉴定的误区》(5)
来源:湖南收藏网 原创 作者:卢伯雄 时间:2012-12-06
2、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假银元,此币图文有较模糊和立体感太强两种,边齿基本匀称但不自然,有锉刀痕迹,无使用磨损及包浆,声音尖高,表层电镀磨去后出现淡色,这两种假币已基本退出市场。
3、面世于10年前左右的假银元,色黑亮,在石头上能反复画出黑线,声音同样尖高,做工往往有一面较逼真,齿边虽匀称但较生硬,肉眼也能看出些砂眼、斑痕及锉刀加工过的痕迹。
4、近期的假银元,寡色略有光泽,音尖、质硬、略轻,虽立体感太强,但图文欠神韵,在放大镜下且有锉痕。
以上4种假币材料均不是真银压制。真银压制的伪币最难识别,仅色偏白点,重量基本一致,26-27克左右;因机器压力不足,稍许偏厚,边牙有模糊处,边齿均匀得不太自然;但是图文相对清晰,虽然用放大镜观察,图案及文字虽较逼真,但空白处版面不太平滑,无自然流通磨损的痕迹及古色包浆。
B、镀银银币和真银假币:
该种币表面光滑,图案清晰,精细色也逼真,与真银币一模一样,只是在表面镀银,从形状、成色上看是难以鉴别的。但其重量一般是20—22克,虽然精工细做,但金属的比重无法与真银平衡,所以只要称一下重量就能原形毕露。真银币虽然在流通过程中有所磨损,但不会低于25克(标准重量是26.6克)。
1、 清朝及民国时的假币又大致分为三种:一是银匠凭空臆造币,如慈禧等人物纪念币。二是清末钱币工人后来制作的伪币,其中极少部分原模后铸的倒还有些价值,至于重新雕模压制币,虽然同为纯银所铸,情况则为两码事。此币经过长期流通,有磨损痕迹及旧色包浆,从材料及新旧方面看无法辨认,容易蒙混过关,只能从细观图案及文上下功夫了。三是民国时期民间常见的镀银铜元,电视上常见旧时商人用指尖捏着银元,放在嘴边猛吹一下,即置于耳边听声音以辨真伪。这些老镀银币因时过境迁,所镀一层薄银已褪,露出铸工基本精良的黄铜、红铜质芯,加之在流通领域中因磕磕碰碰磨损较严重,往往会使人误认为是试铸为数不多的银模铜样币。
2、 称重量和量厚度、直径 。 这两种鉴别手段都需借助于天平秤、游标卡尺一类的称、量工具。银元在长期流通中会磨损消耗,一般来说都达不到理论重量,但并非“短斤缺两”,如果库平七钱二分版在26克以下就存在疑问了。笔者曾鉴定过一对库平七钱二分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和宣统元宝,重量都是25、、5克,经反复观察不存在洗银情况,鉴定后认定该两枚币不是官版是民版,从而证实了大多数民版仿制存在兡银的疑问。
3、银币的标准平码换算: 库平一两=37.31克,库平七钱二分=26.81克,库平三钱六分=13.41克,库平一钱四分四厘=5.37克,库平七分二厘=2.69克,库平三分六厘=1.34克。银元的重量、厚度与直径允许有误差存在,若是出现两个极端性的,十有八九是有问题。
4、看颜色。 银质与非银质金属从其表颜色可以区别,银质的光泽自然悦目,银光闪闪,一般用以替代的廉价金属是很难达到这一点。放置时间长的银元表面会成淡水墨色的所谓“包浆”,但不像古钱币那样重,只要一经擦拭便整旧如新。银的化学分子结构非常稳定,不会发生色现象。另外,对镀银的伪品也可以用擦拭的方法识别,用砂性橡皮反复擦拭,便可剥去其伪装的外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