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夹带市价逾千万的“珍邮”

来源:本站  作者:卢伯雄  时间:2015-06-27

淘书夹带市价逾千万的“珍邮”
老李是一位下海闯关东贩药材的湘藉人,上世纪末在东北某市买了房子把妻儿接去安了家。2014年中秋节回家乡与父母兄妹团圆,顺便带来了放在家里已半年多的1套珍邮,经人介绍特专程到湖南省收藏协会文物司法鉴定中心请专家鉴定。笔者接待的这位老李,真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个有趣的人,进办公室门就宣称是来鉴定邮票的,什么也没问即从手提袋中掏出几包香烟糖果,不分男女每人递一包软“中华”和一袋“不老林糖”。一下子把我们都弄懵了,内勤立即把烟和糖放进他的提袋说:“这位同志,您好!我们有规定不收客户的物品,由专家鉴定东西是要收费的,请您先办手续。”他接着把烟糖又从袋内拿出放在内勤的办公桌上说:“来鉴定要收费这个我知道,无论收多少我都交。我也是湖南人,我姓李就叫老李吧,我也是x省收藏协会的会员,目前已经收藏了红色书刊等纸制品共6万多件。这回我是专门有事求家乡老师指教的,请你们抽包烟吃点糖是一种见面的社交礼仪。”接着又把自已如何从省级机关下海经商,从闯关东贩药材到北上南下的生意经介绍了一番,……。
我见他没完没了,便打断他的话问:“老李,你要鉴定的是什么邮票?先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那知,老李笑着连连摇头扬手:“不急!不急!”我知道他是见办公室有四个人,有不宜让多人知道的顾虑,即告诉他:鉴定中心是经省级有关部门批准和委托的社团服务机构,有严格的纪律制度,只要是属于法律保护的私有财产,在鉴定过程中我们只收规定的有偿服务费,不凭身份证明登记、不问留客户电话,对鉴定物品不收购不代卖,并为客户保守秘密。这里其他三人都是协会的工作人员,有纪律约束没有关系。“哦,那我就放心了。说真的,我这套邮票,只有家里人知道,曾叫小孩在网上查了,因价值太高,我没有送到我市的省收藏协会去鉴定,是怕在当地,知道的人传出去不好。”我笑着问:“是什么天价的宝贝邮票,这么神秘,拿出来看看!”老李又是句“不急!不急!让我先说说来历。”接着介绍:今年3月到某地办业务上的事,顺便逛当地的古玩收藏品市场已成了惯例。那次正遇全国的一个收藏文化交流会召开,在一处专卖老书刊画报的摊位上,两本用塑料袋封好的《新华月报》、《人民画报》映入眼中,这两本都是解放初出版的创刊号,又正是我大全套中缺少的二本,拿起一看品相非常好,即问二本我都要一起多少钱?摊主笑了笑说:“不瞒老板,这两本老东西是我的镇库之宝,早几年收的价钱就高,这次带来参加会议是用来撑面子的。”见摊主惜售,我有点着急了,因为这两本创刊号是我苦寻的心仪,多年来在有关报刊上登过征购启事,跑遍大半个中国的各地收藏品和旧书市场,均一无所获。仅有一次是在某拍卖公司举办的古藉善本旧书刊会上,有一本(《新华月报》1949年11月15日创刊号·开国纪念),品相八品,底价600元,有7人竞拍到1300元,因品相不太合我意就没跟了,最后1500元落槌被一藏家拍走,以后在拍卖会均无该拍品。我就告诉摊主,只要你肯卖价格不是问题。可能是摊主见我诚心要,摸了摸后脑说,本来是不卖的,你硬要买,两本一起走7000元再送你一本九品的“和平日记”本。对我来说,买心仪的收藏品,从来是重品相不看重价格,何况这二本是我久觅未果的,这可能就是一种缘分吧,便二话没说就掏钱……。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