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兵器走笔(11)

来源:未知  作者:鲁敬平  时间:2012-08-11

中国古代军队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兵器。由3部分组成:甲身、甲裙和甲袖,甲裙和甲袖可以上下伸缩,便于作战。最初以藤木和皮革等材料制造,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铠甲,可以用效地防御青铜和铁制兵器的攻击。图59-60为战国铜甲片。
说到防护装备,甲胄,当时虽然青铜兵器都是青铜生产的,但是这个时期的甲胄主要是皮的。考古发掘出来有铜甲,说明铜甲当时也有,主要就是皮的。当时的皮甲采用“合甲”的方式,就是把皮子做成片,然后几片皮子合在一起,比较牢固,这样的甲,是完全可以阻挡住青铜兵器的。
铜与皮的关系是这样的,在厚度从薄到厚的转变中,硬度优势也从皮向铜过渡,加之铜在重量方面的劣势,其在青铜鼎盛的同时,却难以取代皮甲成为主流就不难理解了。至于胄,即头盔最初为何要用铜,恐怕原因还在于头部的性命悠关,以至并不显著的防护提高,也显得值得保留了。这点可从东周时反而多用皮胄看出。
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影响深远的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札甲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身甲甲片为大块长方形,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臂部活动。
到了秦代,札甲的长方形甲片已经日趋细小,从而更贴身和灵活,同时编缀技术也出现了阴线和阳线的区分。阴线和阳线并非术语,只是就表面特征而言。阳线在东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经使用,适用于臂、腰之类需要活动的部位,特征是甲片间有一段段较长的纵向绳段。阴线则是随着札甲胸背部制作的更为精细出现的,特征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几个极短的绳段,甲片间上下左右完全固定,适用于胸、背之类不需活动的部位。
至此,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甲会沿着这条路发展下去。
进入炼钢业蓬蓬勃勃的西汉,铁甲胄逐渐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时铁甲分化为精致的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考虑到当时的炼钢水平,毫无疑问只有显赫之人才能穿用。实际上,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世铁甲比较,也堪称精品了,因为在都懂炼钢的前提下,铁甲质量高低的决定力量只在于人工。鱼鳞甲历代从未普及过,或粗些或细些的札甲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多处汉代遗址上发掘出许多铁甲片.经专家考证,那个时代的铁甲正逐步由粗陋到精致,经历着一个更新变革的过程。原来是用较大的长条甲片编制成’“札甲”,虽编制简便,但活动不便,后改用小片甲片编制)“鱼鳞甲”,作工更加细致。从保护部位上,由仅保护胸背的形式增加有保护肩臂的“披牌”及保护腰胯的“垂缘”。出土于呼和浩特的一领西汉销中就是带有“披分”和“垂缘”的礼甲,全甲共有600多片甲片编成,重达数公斤,而出土于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的一馆中则是带有“会缘”和“披膊”的“鱼鳞甲”,全甲并由3008片甲片编成,总重20.2公斤,其制工异常精美。 
    西汉以后,甲片的基本形制和编组方法基本固定,变化不大,通常是选用扰得比较精细的三股麻绳编级。其编级方法大致是先横编后纵联,横编时由中心一片向左右编缀,纵联时由上而下,所以编成的销甲一般是上然压下徘,前片压后片。在需要活动的肩、腰胯等部位则采用左右横向固定,上下纵向活动编缀,就是将编组的绳索留有可供上下活动的长度。这种活动编缀的甲片,编时则需要下排压上排,整个铠甲的编缀方法简单而有规律,便于及时修复。 
    汉代铁甲不仅在编制工艺上日益精湛,而且铁甲的锻造技术也不断提高。据专家测定,西汉铁甲片表面为铁素体的退火组织,中心部位的碳含量很高。所用材料是块炼铁,锻打成铁甲片后,再退人,表面脱碳,使炼就的甲片不仅坚硬而且富有韧性。不仅如此,汉代铁甲的生产量也很大,能够达到军 队兵员一人一领的程度。据《东观汉记》载,刘盆子率20万人马向刘秀投降时,在宜阳城西堆积的销甲,就像熊耳山一样高。三国时期,上好的铝甲部用“百炼钢法”锻造的。诸葛亮曾下令制造“五折铜锁”。这种“五折钢销”是选用反复选打五次的钢片锻造而成的。据说诸葛亮还监造过一种名叫“简油销”的铁甲,选料精良,制作考究,流传几百年。这种锅甲不仅优抵御~般的锋矢,甚至连“二十五石笋针之不能入”。可见其防护功能之强。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