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兵器走笔(7)

来源:未知  作者:鲁敬平  时间:2012-08-11

矢:古代人称箭为““矢”,箭头叫“簇”(见图13-14)。各种弓弩都使用矢,可以说,矢与弓是同时代的产物(图17为弓)。最早的矢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矢杆一端,这就制成了有石雄、骨键或贝键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大步。为了较准确地命中目标,必须把握住箭在飞行中的方向,于是人们在箭杆的尾部装上羽毛,使箭的形制趋于完善。商代遗址中曾出土了带铜镞的箭。由于箭在战争中如同子弹,有去无回,消耗量大,即使有了铜钢铁箭也不可能大量应用,仍以石和骨箭为主。箭虽然只有箭镞、箭杆、箭羽三部分组成,但创制作时非常讲究各部分的尺寸、形状、比例、选材等。单就箭镞来看,殷墟出土的铜铸有四种:一是薄匕式,类似匕首前锋部,链中有脊,两侧分叶,外缘带刃,两刀向前聚成锋并向后形成倒刺,中脊向下伸出,形成连接箭杆的挺。二是三棱式,这种锻呈长条形,有三刃棱,上有尖锋,下出挺。三是圆椎式,谁头短而体轻,上锐下圆,形似圆椎。四是平头式,形如圆柱,谁头平而无锋,仅可撞击不能射杀,是专门用做习射时的“志矢”。在实践中证明“三棱式”最适用,其优点是:制作简便,锥体坚固,镞锋锐利,穿透力强。还因锥体近似流线型,故箭飞行时阻力小,方向性好,保证了箭射出后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又具有较强的杀伤性能。所以,到战国末年,三棱式铜镞以其优势逐步取代了各式铜镞,成为箭族的主要形制。陕西秦源坑出土的铜簇数以万计,三棱铜簇占99.85%,足以说明先秦时期已由多种簇型趋于单一形式的三棱簇。
    箭杆古代称“挺干”,一般用竹或木两种材料制做。古时候,人们把用竹制做的箭杆称为箭;把木制的称为“矢”。根据古代植物资源的分布,我国东南地区多用竹制箭杆;东北、西北地区多用样木、杨木、柳木;华北地区则多用疫柳。另外箭羽对于箭的飞行速度及命中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对 话羽的选择及用量的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羽毛大多,会减慢箭的飞行速度,射程缩短;羽毛过少,飞行时箭身不平衡,影响准确度,因此必须有恰当的比例。考工记论述了一种检测方法:将箭杆投入水中,根据其沉浮部分的长短,以求出装尾羽的比例。箭羽以鹤翎最好,其次是角鹰羽、鹏集,最差是雁鹅羽,遇风易斜。但由于上好的箭羽来源少,宋代人发明了风羽箭,即在箭尾安羽处别空两边,利用回进空糟的气流保持箭在飞行中的稳定性,这种设想非常科学。另外还有用硬纸做的纸羽箭,或短小的无翎箭。大弩上使用的长箭则是铁片制成的铁羽箭。
            
              
   
   
4、戈与矛
戈是中华民族的专利武器。它是一种装有长柄,可勾、可啄的多功能兵器。主要用来勾挽、啄刺敌人,所以也叫“勾兵”、“啄兵”。戈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石器时代。戈的样子类似老农割麦用的镰刀。商周以后,青铜器的出现,同时有了青铜戈。
青铜戈,是青铜时代军队装备最标准的兵器,每个士兵都有配备。由于戈是军队里必备兵器,所以至今我们文字里边凡是和战争有关的字都缺不了“戈”字。戈是勾杀兵器,它垂直装上把,类似现在的镰刀,因为这种兵器的特点是勾杀,所以从夏到商,一直到周,在这漫长的青铜时代,青铜戈不断地被改进,成了中国古代的典型兵器,而且一直延续到整个青铜时代。
在商代军队主要的作战方式是车战,所以当时的兵器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为了适应车战的需要。当时战车上的乖座方位是中间一人是御车的,专门为驾车,右边一人,也叫“车右”是拿长把的兵器准备和对方的车打交手仗,左边这个战士也叫“车左”,他主要是拿弓箭的,负责射箭。作战时,远则射箭,远射用弓箭来射对方,当两驾车会到一块时,双方拿长把戈的人打一下,这叫一个回合,打着了,被打着的倒霉,没打着呼就分开了。戈这种兵器,虽有不合理,但是始终占主导地位。这与车战方式有直接关系。
到春秋战国晚期,白于盔甲的坚硬度逐步提高,车战也渐被步战骑战所取代,戈的使用价值锐减。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