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兵器走笔(12)

来源:未知  作者:鲁敬平  时间:2012-08-11

    胄是一种用来防护头颈的装具。在我国古代,人们通常把护卫身体其他部位的装具称为甲,而把护卫头部的单独时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胄”一词便成了中国古代防护装备的统称。胄是先秦时期的称呼,战国时称为“克銮”,北宋时称“头驴”,宋以后又多称“盔”。 
    传说在上古时代,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中,量尤部落最为发明了防护头部的装具,并在顶部装上兽角,既能护头,又可触人,具有双重战斗性能。新石器时代的胄,多是用藤条编科或用兽皮制做的,有些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使用藤胄、皮胄。厅来,人们开始使用皮革制胄。曾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的战国初年的皮胄,用18片皮甲片编级而成,中有脊梁,下一垂缘护颈。这种皮胃是殷周时期皮胄最典型的代表。 
    青铜胄在殷代也已开始使用(图61为商代兽面纹胄)。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高铜胄是河南安阳出土的殷代制品。从出土的周胄来看,造型朴实,不像殷代胃那样装饰华丽。战国时期。铁制的护头装具随着铁兵器的发展应运而生。由于它的外形很像当时的饭锅,所以开始则被称作“兜銮”。1965年,在河北易县燕下都一座古墓中出土的铁兜銮,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它是用89片铁甲片编制而成,高26厘米。从顶部开始一层压一层编缀,自上而下共七层。整个头部裹护严实,仅自面孔部分。式样简单,没有特别的装饰。秦汉以后,铁兜銮成为将士护头的主要装具,在兜銮的后侧,常常会有保护脖颈的部分,称“顿项”。唐代以后,“顿项”又常用轻软牢固的环锁销制成,以便于颈部活动。南北朝的兜銮,额前伸出冲角,两侧增加护耳,这种形制和结构一直保持到隋末。唐宋以后,兜銮改称为“盔”,但其形制和结构基本保持了南北朝时期的风格。这种铁制的头盔,作为我国古代军队中普遍装备的护头装具,一直使用到晚清。
在古代战争中,战马曾是古战场上十分重要的一支生力军,所以保护战马的安全,也是防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用于保护战马的专用他甲称为“马甲”或“马铠”。 
    早在殷周时期,车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马甲主要用来保护驾车的猿马。秦汉以后,骑兵成为军队中的重要兵种,马甲又用于保护骑兵的乘马。这两个时期的马甲在用料、制作工艺和形制上都不相同。殷周时期用来保护辕马的马甲,主要是皮质的,面上课漆,并画有精美的图案。整副马甲分为保护马头及躯干两个部分。秦汉以后,用于保护骑兵乘马的马甲,开始时还有皮质的,主要是用皮革制成的“当胸”,三国以后,就出现了全副铁质的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重甲骑兵。隋唐以后,重甲骑兵日渐减少,但马甲仍是军队中较多使用的防护装备,一直到明清时期,骑兵的战马才不再披这种笨重的马甲。 
    甲胄虽然是重要的防护装具,但也有它的弱点。从皮甲到铁甲,随着甲胃防护力量的加强,其重量也大大增加。披戴这样重的盔甲,很不便于行军作战。导致它衰落乃至废弃的主要因素是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当然,火药发明的初期,火药的威力还很有限,甲胄仍然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火药日益显赫的威力逼迫甲胃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古代铠甲,由于材料、保存上的问题,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图61-62为战国时期铠甲片。大部分只能根据史籍和出土的零碎来推测研究。图62-67为推测研究出的各时代铠甲,我国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点,连接铠甲的麻绳或皮条就会腐烂,造成保存不易。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春秋战国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