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兵器走笔(13)

来源:未知  作者:鲁敬平  时间:2012-08-11

盾是一种手持的防护兵器。当时的盾牌是木头的,有的外面蒙上皮,上面配有铜的饰件,主要的部位有铜的饰件可以挡住。此外,还装备有一些小的刀,那就是最后实在是车仰马翻以后,两个人抱在一块儿,才能使用的卫体的兵器。古代将士在作战时,通常手持盾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兵刃矢石的杀伤,右手持刀鲫它兵器击杀敌人,二者配合使用。
古代的盾种类很多,形体各异。从形体上分有长方形、梯形、圆形、燕尾形,背后都装有提持的把手。手持的盾牌一般不超过三尺长。春秋战国时,战车上专门有人执盾,以遮挡矢石。城头上多设盾橹,作为守城护具。骑兵和步兵所用的盾牌渐渐趋于小型灵便、坚固耐用,而“鸿门宴”上,壮士樊哈使用铁盾将交城门前的卫士撞倒在地,这种铁盾则是一种重盾。 
战国凸字形漆革盾 
    铜盾和铁盾在我国古代曾经作为仪仗物使用过。尽管它们防护力强,但持在手里,若面积小则降低防护效力,若面积大则份量加重,所以一直未能用于作战。
 
 0      
 
 
 
          
      
兵器,除了使人联想到战斗外,在古代中国,它还含有广泛的意义。中国古代曾发生过不少战役,战胜一方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兵器顺理成章地成为权力的象征。在朝廷举行的仪式中,贵族手持兵器以显示其地位;当他们死后,兵器更会跟随他们一起陪葬。在一些庙堂仪式及舞蹈环节上,参加者须配备兵器参与。在商朝,青铜及玉制的钺便用作人祭及牲祭的礼器。在西周时期,庙堂内出现弓箭舞,舞者就是手执弓和箭来舞蹈。在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前期,锭铁被冶成刀状及其他类型的工具;与此同时,以青铜铸成的兵器更开始用作为货币,因此现时见到中国最早的青铜货币便是呈刀状或其他工具的形状。
此外, ,为中国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贵族所制造的兵器亦反映了当时的艺术水平和制造技巧。在商代,代表政权和家族的徽号,如龙、太阳、饕餮和鹗鸟等,均用作兵器的图案,其他代表亚姓及氏族族徽的纹章亦很常见。商代流行把图案刻于戈柄的做法一直沿用至春秋时代。这些图案虽然抽象,但却发展成一个传统。
青铜兵器时期从夏朝算起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这一时期伴随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从兴盛走向没落。在商朝青铜文化日益繁荣的盛况下,青铜兵器迅速崛起,很快成为奴隶主贵族士大夫阶层掌握的工具,并彻底取代了古老的石兵器,成为车战时代军队中装备的主要兵器。
    古代的青铜,实际是红铜与银锡熔炼的合金。用它铸造的器物呈现青灰色或青绿色,所以称之为“青铜器”。青铜兵器时期恰好与奴隶制社会相始终。在这长达1600多年的战争岁月里,各朝代的奴隶主贵族统治阶级无不以其军事势力 、为支柱,强化其专制地位,征服广大奴隶。于是他们建立起作坊,监智奴隶们铸造大量青铜兵器用来装备军队。那时军队作战,等级十分严明。由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子弟为将领或甲士,乘兵车,着皮甲,持铜制的戈矛诉我驰骋战场。而奴隶们只能充当徒兵,手持什杖等简单兵器,跟随兵车左右,步行冲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兵器制造业日趋发达。 各类青铜兵器如戈、载、刀、矛、萧关、弓努,都得到进一步进和发展。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广衰的平原地区,连年征战,车战规模也越来越大。各诸侯又为争夺地化扩大个力范围,进而登上霸主均宝座,不惜重金。花费人力物力时间来铸造先进兵器。
    青铜兵器主要有矢、戈、矛、戟、弃、斧、钺、刀、剑、甲、胄等。古代这些青铜兵器,不仅形制逐渐改进,品种日益增多,而且青铜的合金成分也由原来的红铜加锡改为铜锡铅等多种金属合理配制,精心熔炼,同时,冶铸技术日臻成熟。那时铸造的青铜刀、青铜剑,有不少堪称稀世珍品,是国王、重臣们的随身武器。有少量留传下来的名剑宝刀,至今被视为国宝加以珍藏。从出土的青铜兵器中,有许多矛、戈、钺、镞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兵器表面生成致密的黑色氧化层,以保护兵器不受侵蚀。所以当这部分兵器从古墓里掘出来重见天日时,一件件无依无锈,刀刃锋利,完好如初。这项技术令世人为之叹服,也是我国青铜铸造史上的一大奇迹。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