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兵器走笔(8)

来源:未知  作者:鲁敬平  时间:2012-08-11

在战国时期(公元前四七五年至公元前二二一年),为了防止兵器落入敌方手中,人们开始实行「工勒其名」的制度。即在兵器上刻有其生产地、年份及铸造者名字等详细资料;而所采用的都是当时民间所流行的字体。虽然难于辨认,这些铭文却有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制造兵器的情况。
秦俑坑还出土了珍贵的青铜戈、青铜矛和戈矛组合而成的青铜戟等兵器。这些兵器均保存完好,有的依然保持着青铜的金黄本色,刃口锋利无比、寒气逼人。器身也多刻有“四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丞我、工可”“戟”“寺工”“文”等铭文。
汉朝以后,戈作为实战兵器在战场上已完全绝迹。但作为一种礼兵器,戈仍旧是仪仗、门卫的饰物。图19-27为戈。图17-18可清晰见战国兵器上的族徽与文字。图24-25战国时期带族徽与文字的铁戈。
矛在我国古代兵器史上使用期最久。从原始社会的石矛一直到大革命时期的红缨枪,经历了漫长的战争风雨,可谓功勋卓著,历久不衰。矛是一种直刺、扎挑的长辆武器。由于矛头锋利,刺杀效果优于戈、戟,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一直是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之一。为防止拔矛时矛头脱落,有的矛两边铸有环状钮,可用绳穿过把矛头牢牢绑缚在柄上。矛柄有木桶和职竹柄两种。“积分辆”是用细竹做辆,打通竹节,竹芯内填充木条,然后用绳裹扎起来涂上漆。积分构坚韧而富有弹性,不产折断,性能优于未彻。
殷王的禁卫兵多装备铜矛。商代的青铜矛不仅量多而且制作工艺已有相当水平,形体宽大,双面有刃,且铸造精致,式样美观,不仅是实战的兵器,也堪称艺术珍品。周代的矛,刃部加长,锋部更为厚实,里部减短,两侧的环取消,形式更加简化,实战性增强。那时兵车上使用的兵器最长的便是长矛,足有两丈四尺(周尺),称为夷矛。步兵使用的矛长两丈,叫酋矛。若论长度,矛可列“五兵”(古代“五兵”泛指五种兵器,步 卒“五兵”有:戈、量、朝、酋矛、弓矢)之首。
    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矛。铁矛头比铜矛头体长,而且十分锋利。据《苟子·设兵篇》记载,那时南阳一带出产的铁矛,质地优良,刺在人身上,就像黄蜂一样的,像蝎子一般狠。此后:铁矛头形体逐渐加大。
古代兵器中的枪,是一种类似于矛的刺杀兵器。二者的区别在于,枪头比矛头的刀部短而锐尖,所以刺杀时枪比矛更为轻便锋利,由此枪取代了矛成为后来的主要兵器。 
    据说枪最早出现于黄帝时代,直到汉代前期枪仍是竹竿或木杆削制成的。后汉时,诸葛亮造人制造的枪加了铁枪头,长两丈到两丈五,样子还未脱离矛的形式。到晋代,枪的形制趋于短而尖,其性能及刺杀效果均优于矛,因此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作战。自唐代以后枪取代了矛。宋朝军队作战以枪为主,平时操练以枪法为基本项伯。著名的“杨家将”家传的练枪法称“杨家枪”,为保宋朝江山,杨家诸将曾驰骋疆场,立下了不朽功勋。明代农民起义的首领朱元璋起兵时,身带双枪作战。朱元璋曾身历矢石,枪柄上留下三处刀痕,黑旗上挂有五处箭射穿的洞。这成为他日后炫耀武功的历史见证。到明清时代,虽以火器为主,枪仍是近战的常规武器之一。清末以后,枪逐渐退役,其形制渐趋单一。一直延用到大革命时期的枪,便是我们所知晓的红缨枪,或叫梭标。图28-42为各时期的矛。其中42为吴王夫差矛。
 
    
 
 
  
 
 
 
 
    
5、   剑与铍
青铜的特点是硬而脆,利切削而不利砍劈,从出土的实物中可以证明早期已有短的削刀,造型颇为原始,单刃曲背,若作为攻击性武器的话,恐怕稍嫌单薄脆弱了些,事实上,当时的刀作为切削工具的作用可能还大于护身,真正作为兵器的,应该是长于刺击的剑。
    剑没有经过石器时代。它是青铜器时代的产物,由矛头直接演变而来。或许是因为剑身过于首条俊俏,粗糙的石头不足以承受贵体,由青铜当仁不让他承接下来。据推测,青铜剑大约创制于殷末周初之际,距今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初仅长十余公分,直脊双刃,剑身扁阔,柄以木片夹束,亦无剑格,而后发展出固定的形制,除了两段收束的剑身外,并有了格、茎、箍、首的完整握柄,长度在四十公分之内,剑柄以丝麻筋皮等物缠绕,方便持握,主要以木作鞘;在后来的千年间,这种剑的造型逐步迈向成熟, 并作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跃于战场上。

点击: 次  

<